必一·运动「中国」官方网站

必一·运动操场上的光: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育人故事

清晨六点的校园还裹着薄雾,李老师已经站在操场边调试器材。作为市实验中学的体育教研组长,他的运动鞋边缘总沾着草屑,运动服口袋里永远装着创可贴和口哨。在这个被文化课占据大部分时间的教育生态中,体育老师们像一群默默耕耘的园丁,用汗水浇灌着孩子们的身体与心灵。

必一·运动操场上的光: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育人故事

一、课堂外的"全能教练"

"立正!向右看齐!"随着一声洪亮的口令,初一(3)班的队伍迅速排成直线。今天的课程是跳绳与篮球基础训练,李老师先示范了"双摇跳"的动作:"手腕要灵活,绳子过脚尖时要收腹......"话音未落,后排突然传来窃笑——小胖的绳子总是缠住脚踝,惹得同学发笑。

李老师没有批评,反而把小胖叫到身边:"你看,我小时候也像你一样笨手笨脚。"他蹲下身,握着小胖的手调整发力点,"其实跳绳和人生一样,节奏对了就不怕摔。"两周后,班级跳绳比赛上,小胖居然完成了15个双摇跳,全班为他鼓掌时,他红着眼眶看向李老师。

体育课从不只是传授技能。当其他学科老师在教室强调"不许说话",李老师却在篮球场上教会学生们如何传球、如何为队友加油。去年校运会,初二(2)班在4×100米接力赛中落后,最后一棒的小宇咬着牙冲刺,最终反超对手。赛后他抱着膝盖哭:"是李老师告诉我,就算跌倒也要爬起来追。"

二、心灵的"摆渡人"

"老师,我不想参加运动会。"办公室里,初三女生小林攥着衣角,声音细若蚊蝇。她的班主任说,小林最近总是请假,作业也频繁出错。李老师没急着劝她,而是带她去了器材室。

"你看这根标枪,握杆的位置决定了飞行轨迹。"李老师拿起标枪比划着,"就像人生,有时候你觉得握不住方向,其实是方法不对。"小林抬起头,眼睛里闪过一丝光亮。原来她父母离异后,她总觉得自己是"累赘",体育课上总躲在角落。

接下来的两周,李老师每天陪她练习投掷。当标枪第一次落在沙坑中央时,小林笑了:"原来我也可以做到。"期末考试前,她在作文里写道:"李老师让我明白,身体里的力量不是用来逃避的,是用来对抗生活的。"

三、隐形的"安全卫士"

体育课的安全问题,永远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去年秋天,初二男生小阳在跑步时突然摔倒,膝盖渗出血迹。李老师第一时间冲过去,一边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,一边让班长去拿急救箱。

"别紧张,我当年踢足球时受过更大的伤。"他轻声安慰小阳,熟练地清理伤口、消毒包扎。后来医生说,幸亏处理及时,否则可能留下疤痕。这件事后,学校专门给体育组配备了AED除颤仪,李老师还自费考取了红十字救护员证。

"体育老师必须是个'多面手',既要懂技术,更要会急救。"他说这话时,指关节因常年握器械而有些变形。去年疫情期间,他牵头设计了"居家锻炼指南",带着全校学生在线上做健身操;暴雨天无法户外上课,他就把体育馆改成临时课堂,教学生们打太极、练瑜伽。

夕阳西下,操场上的孩子渐渐散去。李老师坐在台阶上,看着满地散落的羽毛球和汗湿的运动服,嘴角扬起笑意。这些年来,他送走了无数毕业生,有的成了运动员,有的成了医生、教师,但更多人记得的是:"那个总穿运动服的老师,教会我们如何在奔跑中学会坚持,在跌倒时懂得勇敢。"

在这个追求分数的时代,体育老师或许不会出现在升学率的光环下,但他们用脚步丈量操场,用爱心温暖心灵,在孩子们的生命里种下了坚韧与乐观的种子。正如李老师常说的:"操场上的每一滴汗水,都是未来某一天绽放的花朵。"

(全文约750字)

必一·运动操场上的光:中小学体育老师的育人故事

作者:momo119655,本文地址:https://e0e0.net/?id=32,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必一·运动「中国」官方网站

评论专区

留言:

在线报名

请填写您的电话号码,我们将回复您电话